Google Analytics 入門:GA、GTM差在哪裡?你該使用哪個?

文章目錄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在數位行銷和網站分析領來說,Google Analytics 4 (GA4) 和 Google Tag Manager (GTM) 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工具。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僅能夠幫助你更有效地追蹤和分析數據,還能提升你對於網站訪客行為的洞察力。本篇文章將和你一同深入探討 GA4 和 GTM 的主要區別及他們個別的應用。

什麼是 Google Analytics?

GA4 (Google Analytics 4) 是一款由 Google 所開發的網站分析工具,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企業了解訪客在網站和應用程式上的互動。

GA4 透過在網站或應用程式中嵌入追蹤代碼來幫助你深度了解訪客在你的網站中,究竟做了些什麼事,包括他們的性別、是使用手機還是用桌機、瀏覽過哪些網頁、點擊過哪些東西、甚至是進入到網站的方式等。

GA4 運作原理
GA4 運作原理

主要功能和特性

  • 跨平台追蹤:GA4 能夠追蹤網站和應用程式上的用戶行為,提供跨平台的統一報告。
  • 事件驅動模式:與 Universal Analytics 的基於頁面瀏覽的模型不同,GA4 使用事件驅動模型來收集數據,這使得它更加靈活和強大。
  • 自動收集事件:GA4 能夠自動追蹤一些基本事件,如頁面瀏覽、滾動、出站連結點擊等,減少手動配置的需求。
  • 增強的數據分析:GA4 提供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報告功能,讓用戶能夠從多角度深入了解數據。

什麼是 Google Tag Manager?

GTM (Google Tag Manager) 是一個免費的標籤管理工具,設計用來簡化追蹤代碼,並將抓取的使用者行為資料送到像 GA4 或 Google Ads 這樣的資料分析平台。

透過在網站上嵌入一段代碼,GTM 能讓你管理事件標籤、事件觸發條件,以及決定何時執行哪些追蹤代碼,同時無需修改網站的源始代碼。

雖然 Google Analytics 已經有預設的數據可以使用,但隨著網站的複雜性提升,你會有非常高的機會需要再手動埋入追蹤碼,來幫助你取得更深入、精確的數據。

GTM運作原理
GTM運作原理

主要功能和特性

  • 標籤管理:通過 GTM,可以管理包括 Google Analytics、Google Ads、Facebook Pixel 等各種追蹤代碼。
  • 觸發條件:GTM 使用觸發條件來決定何時執行某個標籤。
  • 變數:變數則用來存儲和傳遞數據。
  • 預覽模式:GTM 提供預覽模式,讓用戶在發布前測試和驗證標籤設置是否正確。
  • 版本控制:每次修改和發布標籤時,GTM 都會創建一個新版本,方便回溯和管理。

GA4 vs GTM

Google Analytics 4 Google Tag Manager
資料收集
資料儲存
視覺化報表
事件追蹤
基礎
進階

GTM 能取代 GA4 嗎?

由上表我們可以知道,GTM 無法取代GA4。GTM 是一個標籤管理工具,用來輔助 GA4 收集數據,並讓數據收集變得更加靈活和方便,但最終的數據分析還是得依靠 GA4 來完成。

5個使用GTM的理由

Google Tag Manager儀表板
Google Tag Manager儀表板

簡單上手

GTM是一款不需太深技術背景的人都能快速上手的工具,只要你搞清楚,代碼、觸發條件及變數之間的關係,就算你不會寫任何程式語言,也能快速安裝追蹤代碼。隨著對GTM的基礎設定越來越熟練,你也會很快速地瞭解一些基礎的程式代碼,例如HTML、CSS、JavaScript等。

方便集中管理

在對行銷活動,或是網站功能上的變動進行評估時,通常都會埋入追蹤碼來追蹤成效。隨著多個行銷活動,或更多的新功能上線,GTM的價值也就越明顯。

你可以用一個簡易的介面,來管理及分類所有的GTM代碼。當遇到週期性或季節性的行銷活動,還可以暫停、重啟及共用追蹤碼,不用針對每個相似的用戶行為,額外設定追蹤代碼。

方便Debug

身為行銷人,相信你也聽到過,工程師總忙著為某的功能Debug,而Debug的過程通常都非常耗時、費力。雖然我們不會像工程師那樣崩潰,但萬一沒有把追蹤碼安裝好,也是會有悲劇發生,例如:蒐集不正確或錯誤的資料、影響前端視覺效果等。

而GTM提供一個非常貼心的Debug功能,方便我們要把追蹤代碼提交前,使用”預覽”的功能,把所有的追蹤碼都測試一遍,不僅能確認是否有成功搜集想要的資料,也能確保網頁在視覺上沒有任何損壞。不用等到真的發生狀況,再來亡羊補牢。

較快的網站速度

GTM 會同步啟用全部的追蹤碼,也就是說,當瀏覽器在“畫出”整個網頁輪廓時,並不會因為優先讀取 GTM 的代碼而拖慢既有的HTML 讀取。因此網頁讀取速度,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當埋入過多的代碼時,網站讀取速度還是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不僅只支援 Google Analytics

除了為Google Analytics埋追蹤碼外,GTM還可以用來安裝Google Ads、Facebook Pixel、Microsoft Clarity、LinkedIn Insight Tag等。這類的分析工具,都可以透過GTM內建的範本來安裝,不用千拜託萬拜託工程師,自己就能輕鬆完成安裝。

結論

身為一個專業的行銷人,我認為這兩項個都是必學的工具。我個人的經驗是先把GA徹底摸熟後 (包括熟悉介面及報表功能、了解各個維度及指標及讀懂數字背後的意涵),隨著各式各樣的行銷活動或網站功能上線,就會開始對程式語言有基礎的認知。這時候,再來仔細研究Google Tag Manager,就能很快速的上手。

Lewis Ko
Lewis Ko
Hi 我是Lewis,曾任職in-house行銷人員,現職某跨國企業的SEO Specialist。熱愛學習最新的科技和知識,努力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我學習的過程和心得。如果你/妳剛好也在學習 搜尋引擎最佳化、Google Analytics 4、Google Tag Manager、Google Looker Studio,希望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延伸閱讀